气体回收装置可将90以上的可回收气体截留转化,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。据统计,某炼油厂安装此类系统后每年减少CO2当量排放达数万吨级,相当于新增大片森林碳汇能力。易燃易爆气体的有效管控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。石化行业应用案例显示,采用在线监测与自动联锁保护机制后,可燃气体泄漏事故率下降80以上,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。模块化设计使其能适配不同规模的生产装置。无论是小型实验室还是大型工业园区,均可定制化配置相应规格的设备组合。
气体回收装置的测定步骤:
1.系统初始化与准备
-抽真空处理:开机前需对装置自身及连接管路进行抽真空操作,确保内部无残留杂质气体或水分干扰后续测量;部分设备出厂时已预抽真空,但仍建议初次使用前重新确认。
-传感器校准:通过压力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,为后续计算气体密度提供基础数据支持。例如,在定容储气罐中导入目标气体后,利用这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和温度值可换算出准确的气体密度。
2.气体采集与分离
-模式选择:根据实际需求切换工作模式。例如,针对少量混合气体可采用“分离回收路径”,而大量检测或设备大修时则启用“回收再利用路径”,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-PLC控制流程: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调控电磁阀的启闭顺序,将电气设备气室内的待测气体逐步导入定容储气罐,确保采集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。
3.数据处理与分析
-阻力检测:使用压力表或其他等效装置检测管线内的液体阻力,评估其对气流的影响程度,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堵塞风险或优化空间。这一步骤对于保障油气回收系统的顺畅运行尤为重要。
-状态监控:持续关注电气系统的运行状态,包括三相电源的相序自动确认、缺相保护功能是否正常激活,以防止真空泵反向运转导致的故障。